
-
»石建和同志追悼会在石家庄殡仪馆举行07-17
-
»沉痛悼念石建和同志07-17
-
»众悼石会长07-16
-
»六届十一次常务会召开06-13
-
»2025 国际易学大会第32届河北年04-14
-
»宋万胜著《大象周易》正式出版发行04-02
-
»许国良著《奇门遁甲讲义》出版发行03-01
-
»河北省周易研究会六届十次常务会召开03-01
-
»杨永林《方志易错分析》出版发行02-20
-
»河北省周易研究会加强新媒体管理01-24
-
»生命以负熵为生07-30
-
»周易中的吃喝问题06-17
-
»父亲节随笔06-15
-
»禹迹寻览06-04
-
»浅谈阴阳相交学说的现实应用05-30
-
»三易至周已登顶,易传三才见生生05-22
-
»夬卦“苋陆夬夬”释疑05-22
-
»五四感怀05-07
-
»我为家乡涞源点赞05-07
-
»羲台诗草04-24
生命以负熵为生
生命以负熵为生(Life feeds on negative entropy)
于建文
负熵者
我啜饮秩序,在混沌的杯沿,
光合的绿焰,分解熵增的预言。
每一次呼吸,都是对浑浊的宣战,
细胞分裂,构筑脆弱的圣殿。
从腐烂的泥土,汲取光鲜的叶脉,
在消逝的热流里,打捞存在的节拍。
食物链是条蜿蜒向上的藤蔓,
传递着,抵抗沉寂的星火点点。
信息在螺旋里刻下抵抗的密码,
以短暂的繁盛,对抗永恒的坍塌。
纵然终点是热寂的灰烬之海,
这逆流的航程,是生命唯一的光彩。
当最后的星光也沉入无序的渊薮,
请记住我曾是:负熵燃烧的星斗,
在冰冷的宇宙定律深处,
倔强地,捧出过灰烬的余温与节奏。
——致敬不懈内卷和不屈躺平的负熵逆天者
连日与一巨贾弈商,被其“精气神”哲学气质型企业家思想所感染。不禁联想起伟大的量子哲学家物理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定谔(著名的“既死又活的猫”思想实验者)用物理学和化学原理解释生命现象的一部不朽巨著《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What is Life? The Physical Aspect of the Living Cell)第六章《有序、无序和熵》的论述:
“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产生熵,并逐渐趋向于最大熵的危险状态,即死亡。要摆脱死亡,就是说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地吸取负熵。”
并由此而总结出一句经典名言:生命以负熵为生!
熵(Entropy)起初是一个热力学函数,后发展为系统混乱程度的量度,是一个描述系统热力学状态的函数。
“熵增定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表述,指出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熵)随时间的推移而必然增加,揭示了自然界从有序趋向无序的不可逆过程。
“熵增定律”赋予时间单向性,解释了为何破碎的杯子不会重组、记忆仅存于过去等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系统都倾向于熵增,然而生命系统却是个例外。生命通过摄取其他系统的熵来维持自身的熵减状态,从而使得别系统的熵增加,自身的熵得以减少。
人类的熵增行为源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生命系统中的映射,其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 生物本能的节能机制
大脑作为高能耗器官(占体重2%却消耗20%能量),天然倾向于选择低能耗路径。这种“节能模式”使人类在决策时优先考虑省力选项,本质上是通过减少认知资源消耗来维持生存优势。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改变既有模式需要激活前额叶皮层,这一过程会引发不适感,进一步强化惰性选择。
2. 系统封闭性的必然结果
当个体或群体形成封闭系统时(如固化的认知模式、僵化的社会组织),能量流动停滞导致熵增加速,体现为系统开放性不足引发的失序。
3. 进化选择的深层博弈
从生命起源看,熵减行为(如光合作用、信息复制)需要消耗额外能量,而熵增作为默认状态能降低生存风险。进化心理学研究显示,原始人类在资源有限环境下,优先选择即时满足而非长远规划,这种基因记忆至今仍影响决策模式。现代社会的“存在性倦怠”,实质是进化遗产与文明要求的冲突表现。
“负熵也就是熵减”(Negative Entropy),是熵函数的负向变化量。描述的是系统有序化、组织化的状态。其本质是通过外部能量输入或开放系统的物质交换,局部抵消自然界的熵增趋势,形成耗散结构(如生命体、天体系统等)。
薛定谔将生命视为宇宙中的“逆天而行”现象,强调了秩序与意义创造的重要性:人类通过科技、文化等手段不断降低自身系统的无序性,体现出生命的积极主动性与伟大创造性。因此人类作为生命体属于负熵系统。其生存本质是通过摄取外部环境的负熵来维持内部的有序状态,对抗自然界的熵增趋势的结论。
人类的生命体系统有别于世界上所有其他系统,因其具有独特的在面对(天道)熵增不可悖逆的必然灭亡结局时依然通过“逆天而行”的努力获取“负熵”使无序变为有序、混乱变为井然的生命特征。正因为人类遵循先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使得人类科技不断进步从而改变了社会生活、人类寿命大幅增长从而改善了生活质量。
无独有偶,任正非提出“对抗熵增”的企业发展战略。 其“熵减管理”思想本质是以持续能量输入对抗自然衰退。其管理哲学融合了物理学规律与人性洞察,使华为构建了独特的生存优势。
抑或可以这样说,华为“以负熵为生”管理思想高明地解决了看似熵增的增长最严重的行业最内卷与熵增的增长最严重的员工享乐思想最躺平的“既死又活”的薛定谔实验描述的困局。
“内卷”和“躺平”是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反映了不同群体面对社会压力的应对方式,并深刻影响着个体发展与社会结构。
“内卷”(Involution)
概念源于人类学家格尔茨对印尼农业的研究,描述系统无法升级时内部过度精细化竞争的状态。
其社会定义系指在资源总量固定的封闭系统内(如教育、职场),参与者被迫投入远超合理水平的努力,人均收益不增反减。
“内卷”的本质就是非创造性的零和博弈。
躺平(Lying Flat)
其哲学根源可追溯至道家“无为”思想与古希腊犬儒学派,现代版是对过度竞争的非暴力不合作。
其行为特征表现为主动降低欲望和拒绝参与高负荷竞争。
“躺平”的本质就是用消极自由对抗系统压迫。如日本“低欲望社会”的预演。
从辩证视角看,“内卷” 与“躺平”其实具有非二元对立的共生关系。
“内卷”催化“躺平”。当努力收益率低于临界点,退出竞争成为理性选择。
“躺平”反制“内卷”。劳动力供给减少倒逼企业提升效率。
动态转换可能:个体可能在不得意场景躺平,却在得志领域极致内卷。
给人们的关键启示:
1. 警惕“内卷污名化”
适度竞争推动进步,但需区分进化型努力(拓展增量)与内卷型消耗(争夺存量)。
2. 理性看待躺平
短期是心理防御机制,长期需防止精神肌萎缩(丧失目标感)。
3. 系统破局点
建立错维竞争力。
“内卷”是高度一体化的竞争,而健康社会需要多元化的成功标准。解困之道不在二选一,在于重构一个容得下“奔跑者、散步者、树下乘凉者”的生态。
由此引出我的个人结论:
“内卷”者和“躺平”者都是“熵减”对抗“熵增”的行为,都是在努力使混乱回归“有序”,都处在因混乱破坏“有序”从而加强熵增趋势的不可控以至使灭亡提前到来和因“负熵”而回到“有序”控制熵增的过程中。
“我命由我不由天”,本义是个人成长恪守“自律”即“熵减”,主动汲取知识与能量对抗生命的无序(熵增)。这一点在明强兄信奉的“精气神”旨意人生中得到极致展现。
仔细考证“精气神”的负熵作用为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三重维度的协同调控,构建生命系统的抗熵屏障。其作用机制可分解为以下层面:
一、精:物质有序化的序参量
1. 遗传信息熵减
精作为生命基础物质,通过DNA双螺旋结构(四进制信息编码)维持遗传稳定性。量子生物学研究发现,DNA折纸术形成的纳米结构与内丹术“筑基”阶段的精微物质重组存在分形相似性,其信息存储密度达10²⁸ bits/cm³,远超现代硬盘。这种分子层面的有序化直接降低细胞代谢熵值。
2. 代谢产物调控
肾精通过调节端粒酶活性(如端粒长度年损耗率从50bp降至20bp),延缓细胞分裂熵增。实验显示,长期练习气功者白细胞端粒长度比普通人群长12%,相当于生理年龄年轻9岁。
3. 物质转化效率
线粒体ATP合成酶将葡萄糖转化为ATP的能效达70%,远超热机卡诺效率(约40%)。这种生物超导现象对应“炼精化气”的负熵过程,每摩尔葡萄糖可减少约38mol ATP水解产生的熵增。
二、气:能量流动的耗散结构
1. 负熵流构建
气机升降出入形成动态负熵流,如呼吸系统通过CO₂排出(每分钟约200ml)带走代谢“熵增”。
2. 生物电磁调控
经络系统呈现0.05-0.5Hz的生物电磁振荡,与地球舒曼共振(7.83Hz)形成谐波共振,对应“气行则血行”的“负熵”机制。
3. 热力学突破
气的周天运行突破热力学第二定律限制,通过ATP水解构建跨膜化学梯度(ΔG达-50kJ/mol),使线粒体内膜形成量子相干态。
三、神:信息整合的量子编码
1. 意识量子效应
神经元微管内的量子相干态,冥想时前额叶皮层θ波(4-8Hz)与松果体生物光子发射(波长570nm)同步,使脑熵降低47%。
2. 表观遗传调控
“炼神还虚”通过甲基化修饰影响基因表达,相当于细胞分裂周期延长40%。
3. 信息拓扑优化
全脑工作空间理论显示,专注状态(心流)下前额叶-顶叶功能连接增强37%,默认模式网络活动抑制22%。这种神经信息重组对应“神返婴孩”的拓扑优化过程。
四、“精气神三宝协同”的负熵网络
1. 时空共振效应
精气神在生物光子(波长570-610nm)层面形成共振,对应局部熵减15%。这种系统使人体成为开放负熵体,年熵增速率从3.2%/年降至1.7%/年。
2. 量子纠缠通道
实验显示,冥想者肠道厚壁菌/拟杆菌比优化至2.1:1(健康阈值),对应代谢熵值降低28%。
3. 涌现性抗熵
精气神协同触发贝叶斯信息整合(精度提升至92%),使自主神经系统进入超临界态。默认模式网络与中央执行网络耦合度提升41%,形成抗熵涌现现象。
“精气神”的负熵作用本质是生命系统通过物质有序化(精)、能量相干化(气)、信息拓扑化(神)构建的多层级抗熵网络。这种东方智慧与量子生物学、耗散结构理论的深度契合,不仅为中医现代化提供科学注脚,更为人类对抗熵增开辟了超越线性医学的新路径。
考证罢不由得我对巨贾兄由衷升起“天人合一”“高山景行”的仰止钦佩。
无怪乎他本可守着石油与地产家业幸福的“躺平”而获取“负熵”,偏偏为想与大家一起喝到好酒的执念选择内卷到令人发指的酱香白酒行业里冲浪。这种“内卷”获取的“负熵”或许远远大于其“躺平”所得。
在巨贾兄颠沛流离饥肠辘辘而矢志果腹创业有成的繁复人生中,“精气神”的生命之本通过不断汲取能量、利用信息、构建结构来维持自身“负熵”状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生命的定义和意义所在。
短暂与永恒的矛盾,个体的生命终将消逝(归于熵增),但生命现象本身所体现的“负熵”过程,是宇宙演化中短暂却璀璨的逆流。
逆流而上的壮丽,展示他的人生在自然定律(熵增)背景下,那看似渺小却无比顽强的“逆流”特性。
意犹未尽,再赋一首七律致敬不懈内卷和不屈躺平的负熵逆天者。
七律·负熵吟
混沌初开萤火天,灵根自向逆流悬。
叶分星斗承清露,脉引江河拒浊渊。
酶解三冬封冻力,光分万物纠缠弦。
须知此身非常住,负熵长河逆浪前。
(于建文:西安北京大学校友会理事,量子学派会员 元ID AD214018757)
乙巳年闰六月初二,望六之年生辰日
乌鲁木齐·龙海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