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届十二次常务(扩大)会议召开08-21
-
»石建和同志追悼会在石家庄殡仪馆举行07-17
-
»沉痛悼念石建和同志07-17
-
»众悼石会长07-16
-
»六届十一次常务(扩大)会召开06-13
-
»2025 国际易学大会第32届河北年04-14
-
»宋万胜著《大象周易》正式出版发行04-02
-
»许国良著《奇门遁甲讲义》出版发行03-01
-
»河北省周易研究会六届十次常务会召开03-01
-
»杨永林《方志易错分析》出版发行02-20
-
»六十四卦所含信息浅析09-15
-
»重新认识《周易》经典文化价值09-15
-
»武当山金顶诸象蕴含的文化符号探微09-15
-
»生生之谓《易》09-15
-
»今本《周易》与帛书《周易》哪个更成熟09-15
-
»《比》卦象辞新释09-15
-
»善易者不占——荀子对“善易者”隔空喊09-15
-
»《易》,学不可以已09-15
-
»怎样读懂《周易》——分享三种态度与四09-15
-
»《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断句释09-15
卜筮不过三——初筮告、再三渎
《周易》蒙卦卦辞:“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刘大钧在《周易概论》如是说:“蒙:亨通顺利。并非我求童蒙,而是童蒙求我。初次占筮则告诉(吉凶),再三(占筮)是渎慢,渎慢则不告诉(吉凶)。(此占)宜于守正。”
占一件事,除了仪式感,解卦人(预测师、卦师)的专业水平与求测者的动机也很重要。《梅花易数》《太乙》等书,都强调占筮或卜卦的动机。廖墨香《周易预测学指南》认为,占卜或卜筮一定要有仪式感,这样才灵验。其实,易学大家邵康节认:“不动不占、无事不占、无异常现象不占。”无风不起浪,事出有因,究其原因就可知道此事合不合德,合不合道;天有异象、物有异常,或因外界某些动机而起,依此可占。古人讲“天人合一”,天地万物自成一体,宇宙信息同步;当今,微观物理之“量子纠缠”也有相似之处。
易界传闻卜筮有三原则:一是不诚不占,二是不疑不占,三是不义不占。这三则是写给预测师或卦师的。所谓不诚,一方面讲求测者不讲信用或不信者预测师不准;其次,作为预测师先要诚意明义,嗜欲深者天机浅,讲的就是此理。卜筮非常讲究占卜之时的天人感应,心诚则灵,精诚所至,方有金石为开。没有疑问不宜占卜。有些测师说,有些朋友生活琐事也要起一卦,不起卦得罪人;而起卦实在没必要。不过,古卦师借生活琐事劝求测者向上向善,也不无道理。有些确定无疑之事,真不宜占卜,占了反而可能会
干扰正常的决策,早在春秋(《左传》有记载,语出楚国大夫斗廉之口)就有“卜以决疑,无疑不卜”的观点。人家无疑,路过你对铺面或卦摊而已,你乱吆喝什么?你一吆喝,就是外行了,起卦不灵。因为违背了“卜以决疑,无疑不卜”的原则。再者,为不义之事占卜,为厚利而“再三渎”,真是超速越界了!你看很多卦辞,多有“贞吉”之言,决无“不义吉”之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又回到了主题——“未学易、先学筮,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可见,反复起卦有“亵渎”易占之疑,会越来越不准确。与其多起卦,不如诚心一占,寻找通晓易理的高人解惑!
总之,“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讲占卜之原则,当你占卜的时候,第一次会便会告诉你事情的吉凶,如果你反复地占卜,这就是亵渎神灵,反而不告诉你吉凶了。但要做到蒙卦的“贞吉”,即使初次教化去蒙不成功,也要再三地教化去蒙,直到“亨”,直到去蒙为止。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写文章善用“子曰诗云”(《论语》《诗经》)而极少引用《周易》的原因,易有三大原则,独“变易”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李雪昊:云南中华周易研究会副秘书长,电话15096649645,现居成都市)